大约1600年,巴洛克(Baroque)时期正式开始。巴洛克音乐以其复杂精巧的结构著称,全曲一般没有太多的力度和节奏的变化,常常使用依次上升或下降的级进旋律(sequence melody)。除了巴赫,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音乐家还有斯卡拉蒂和亨德尔,而碰巧的是他们同在1685年出生。可即便斯卡拉蒂和亨德尔都是在巴赫之后去世,巴洛克时代的结束是以巴赫的离世为标志的。巴赫的成就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古典时期(Classical)大约是在1750-1820之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为代表人物。相比于巴洛克音乐,古典时期的音乐有了更多的力度、节奏、速度和情绪变化,但又不像浪漫时期的音乐那么自由。古典时期的音乐往往有着巧妙的平衡和协调,在精巧的结构中蕴含细腻的情感。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莫扎特和舒伯特这两位天才。
莫扎特从小以天才著称,在他短短35年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音乐,而且是第一位由大键琴转到钢琴的重要作曲家,很有可能也是他创造了钢琴协奏曲这一音乐体裁。当时的音乐家们都是受雇于宫廷为生,而他25岁的时候因无法忍受大主教,竟到维也纳成为了一名自由音乐人!自由音乐人有着很大的负担,常常被音乐创作之外的琐事所耽误,比如找工作搬钢琴什么的。之后的他虽然名义上是自由音乐家,靠演奏和教授钢琴为生,却仍然无法摆脱社会对他的压迫。生活的磨难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莫扎特也是一个会玩的人。他非常喜欢桌球(billiards),常常在球桌旁作曲,但其实他更喜欢床。从亲近他的人口中得知,莫扎特很多作品都是在床上完成的。他不需要用钢琴弹出来。他的脑袋就是钢琴。
现今莫扎特的故居里存放着他的钢琴,和现代钢琴有着很大区别。莫扎特的琴只有五个八度,而且一个琴锤只砸一根琴弦(现代钢琴一个琴锤同时砸三根弦),因此声音不够饱满和连贯。除此之外,他的琴比现代钢琴低半个音。这是因为历史上的音高标准不统一,巴洛克时期标A的音叉是现在的升G,直到二十世纪标准音A才被确定为是440赫兹。
和莫扎特类似,舒伯特一生经济困顿,只活了31岁。但他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在短暂的人生中创造了辉煌的价值,创作了一千多首作品,其中六百多首艺术歌曲,被称为“歌曲之王”。舒伯特的高产和高质量令人难以置信,据说他仅仅在1815里用工作和杂事之外的空余时间,就创作了两部交响曲、两首弥撒曲、三部歌剧、一部弦乐四重奏、四部奏鸣曲、146首歌曲和其他一些零散的钢琴曲,此外还有两部歌剧没有完成。而在10.15那天,他写了8首歌;17日写了7首。由此可见他的脑袋里也放着一架钢琴,说不定还有一个乐队。
虽然只见过几次面,舒伯特视贝多芬为偶像。巧的是,贝多芬又深受莫扎特影响。贝多芬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是神童,对贝多芬极为严格甚至苛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贝多芬活在莫扎特的阴影之下。后来贝多芬找莫扎特学音乐,短暂的接触让贝多芬深受感触。由此可见,牛人往往是深受另一个牛人影响的。莫扎特也经常和海顿切磋琴技,有一次莫扎特写了一段曲子跟海顿讲,我打赌你弹不出来。果真海顿试了一会后就放弃了,让莫扎特演示一番。只见莫扎特弹到难处的时候淡定地用鼻子轻轻在钢琴键盘上一点,继续演奏下去了。。。
古典时期之后就是人才辈出的浪漫时期(Romantic)了,浪漫时期大约存在于1780-1910 年。因为贝多芬和舒伯特很多作品里的自由浪漫色彩,他们共同被视为浪漫时期音乐的奠基人。浪漫时期的音乐自由而优美,抒情而具吟唱性。同时,小提琴、长笛、法国号和钢琴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管弦乐队新增了一些铜管和木管乐器,铜管比如长号和大号,木管比如短笛(高音)和倍低音巴松管(低音)。乐队的强大让作曲家可以创造出更多样的可能性、创造出更具规模和情绪色彩的乐曲,音量也更大。
这时期的音乐非常重视优美自由的旋律,而且为了更自由抒情的效果,乐曲开始在整体和谐的背景下出现了不和谐音符。更多样的音乐风格也让音乐界呈现百花齐放、英才辈出的态势。“钢琴之王”李斯特不仅首创音乐体裁交响诗,还携手“钢琴诗人”肖邦,把钢琴艺术推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歌剧大师”威尔第、作曲家指挥家马勒、“法国的舒曼”福雷、俄国最后一位浪漫主义大师拉赫玛尼诺夫等众多知名的音乐家分别创造出了独特的浪漫风格以及诸多的经典作品。
乐器的不断改进发展、乐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发自由的作曲风格,为后来的印象时期(Impressionist,大约1875-1925)提供了先决条件。印象派音乐对应文学上的象征派诗歌,用关键词而非流畅严谨的句子来抒情,“不合语法”的语句和结构让印象派音乐曲风开始变得神秘难懂。比如德彪西在1890年创作的《月光曲》(lair de lune),没有明确的节奏和韵律(比如3/4拍或2/4拍),还常常冒出奇怪的增三和弦(augmented triad)。增三和弦是指C、E和升G构成的三和弦,对应的减三和弦(diminished triad)是C、降E、降G构成的三和弦。古典时期的音乐常常使用减三和弦但几乎从不使用增三和弦,因为减三和弦听上去很和谐而增三和弦和奇怪。可即便如此,这首《月光曲》也可以出其不意地通过向下的级进旋律让人放松愉悦起来。
再后来,打击乐的地位大幅度提高,新的打击乐如木琴、钟琴、钢片琴都加入了管弦乐队,艺术音乐迎来了现代时期(modernist)、后现代时期(post-modernist)等。现代风格的音乐充斥着打击乐和不和谐音符,音量之大有时甚至会让人反感。1913年,现代风格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在法国香榭丽舍大道巴黎剧院进行了首演,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演出几乎造成了暴乱。《春之祭》有着更加“邪恶”的剧情,充斥着大量的不和谐音和不规则的节奏,大量的打击乐让人难以呼吸。斯特拉文斯基甚至将弦乐和钢琴都作为打击乐来使用!当时的听众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音乐,他们难以接受。幸运的是,在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音乐家的发展下,现代主义音乐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由此演化出了更多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现在的人们是幸运的,可以聆听到那么多大师们创造出的美妙音乐。也许你没有认真接触过艺术音乐,也许你对音乐一无所知,但聆听艺术音乐或许可以唤起你心中沉睡的记忆,给你一种超脱于现实的美好体验。但同时要记得,从合适自己的音乐风格开始,从无到有、由易到难。
最后为耶鲁大学公开课《listening to music》安利一发,本文不少内容都是我上完课之后才能写出的。课程难度由易到难、内容充实,最重要的是上课教授Craig Wright很风趣很有童心,特别喜欢看他听歌曲听音乐摇头晃脑的样子。视频在网易公开课上可以找到,课程里出现的曲目可以在网易云音乐搜歌单“Yale course: listening to music”(花花~小公子)找到。
双击表格可删除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