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逆流而上:2021成都双年展因何而特殊?
版块:美术资讯   类型:普通   作者:小悦   查看:369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1-12-09 10:20:04
Image

2021年11月7日,“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于成都天府艺术公园低调开展。作为后疫情时代规模最大、学术性最高的艺术双年展之一,此次展览共呈现来自国内外的272位/组艺术家及其创作。从其围绕主题“超融体”展开的八个维度的展览版块:“多态共生”“家园共栖”“智能共振”“时潮共燃”“生态共度”“意匠共鸣”“民族共情”“美育共线”,“未然共思”国际美术馆馆长峰会,分布于全市范围内的17个平行展,以及重量级的策展人和艺术家阵容,不难看出“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意图勾勒出的宏观视野。


在展览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看来,“世界格局正加速进入到一个秩序重构和体系重塑的新时期。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都在经历着阵痛和巨变,人类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相关。时代呼唤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共融,展现充满希望的文化价值观。”1在诸多重要的大型国际展览都因疫情或是延期或是取消的情况下,“超融体”的顺利开展让这次双年展被赋予特殊的历史意义。当然,这种特殊性不仅仅在于其在当下呈现的空前规模与艺术阵容,也在于其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切入点,用双年展的模式探索城市化进程中的人文、生态与可持续性发展。同时,17个平行展立足成都本土文化场域,呈现这座包容的城市中,艺术、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紧密共生。

2001-2021:成都双年展走过的二十年


回顾成都双年展的历史,首届展览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从1992年吕澎在广东筹办“中国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打开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大门,广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等在政府的扶持下陆续活跃于迈入新千年的中国。与此同时,一个由民间资本支持的双年展诞生于中国西南腹地,即是举办于2001年的首届成都双年展。而在一年之前,以“海上·上海”为主题的第三届上海双年展聚焦“上海精神”的内核,即“文化开放性、多元性、混合型和积极的创新态度”,首次邀请了中外策展人共同策划,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双年展。 


相比于刚刚举办的上海双年展,第一届成都双年展的主题“样板·架上”似乎显得有些“局限”。然而,展览组委会成员却正是基于对2000年上海双年展的批判:“应该在提升民族文化艺术方面做些努力,不应该是西方双年展的翻版”2,以及对当下中国“是否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当代尺度”3的反思与质疑,来提出重新审视架上艺术在中国、从欧洲舶来的双年展机制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在这些思考之中,第一届成都双年展遴选的作品都以“架上”为标准,但是在主办方强调的“开放的架上”勾勒出的空间中,仍旧呈现出了活跃而丰富的艺术面貌。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逆流而上:2021成都双年展因何而特殊?

Powered by HadSky 7.7.7

©2015 - 2025 学音悦

学音悦网校

您的IP:18.218.169.79,2025-04-25 23:17:21,Processed in 0.02695 second(s).

真人在线1v1教学 · 陪练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